2018年42卷6期
2018, 42(6): 404-410.
摘要:
细菌耐药性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耐药机制是多样和复杂的,人们对耐药的认识一直在发展中。细菌生理代谢的变化会影响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能够引起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降低,促进耐药、耐受和持留的产生;但对细菌生理代谢的调节,又能恢复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简要概述近年来对细菌生理代谢与抗生素敏感性相关的研究进展,旨在深入了解耐药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对策,拓宽抗菌药物研发的思路。
细菌耐药性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耐药机制是多样和复杂的,人们对耐药的认识一直在发展中。细菌生理代谢的变化会影响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能够引起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降低,促进耐药、耐受和持留的产生;但对细菌生理代谢的调节,又能恢复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简要概述近年来对细菌生理代谢与抗生素敏感性相关的研究进展,旨在深入了解耐药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对策,拓宽抗菌药物研发的思路。
2018, 42(6): 411-419.
摘要:
细菌外排泵造成了抗生素耐药的严重问题,为此,近年来外排泵抑制剂研究广受关注。外排泵抑制剂可以抑制耐药细菌对药物的外排,从而恢复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简要介绍几类外排泵的结构,综述化学合成和天然产物来源的各类外排泵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研究者们提供新的思路,设计或筛选出活性更好的新型外排泵抑制剂。同时还提出了外排泵抑制剂的研究方法和药敏实验的规范化问题,希望人们更全面而准确地筛选、评价外排泵抑制剂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细菌外排泵造成了抗生素耐药的严重问题,为此,近年来外排泵抑制剂研究广受关注。外排泵抑制剂可以抑制耐药细菌对药物的外排,从而恢复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简要介绍几类外排泵的结构,综述化学合成和天然产物来源的各类外排泵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研究者们提供新的思路,设计或筛选出活性更好的新型外排泵抑制剂。同时还提出了外排泵抑制剂的研究方法和药敏实验的规范化问题,希望人们更全面而准确地筛选、评价外排泵抑制剂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2018, 42(6): 420-424.
摘要:
由于药物吸收、分布和代谢过程的存在,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抗菌药物浓度低于感染细菌最低抑菌浓度的情况,即处于亚抑菌浓度。研究表明亚抑菌浓度的抗菌药物虽不能杀灭细菌,但可影响细菌耐药、黏附、运动和毒素的释放等生物学效应,该效应具有菌株特异性和药物特异性。亚抑菌浓度可改变细菌的致病性并影响临床感染的治疗结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综述亚抑菌浓度的抗菌药物对细菌耐药和细菌致病性的影响,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由于药物吸收、分布和代谢过程的存在,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抗菌药物浓度低于感染细菌最低抑菌浓度的情况,即处于亚抑菌浓度。研究表明亚抑菌浓度的抗菌药物虽不能杀灭细菌,但可影响细菌耐药、黏附、运动和毒素的释放等生物学效应,该效应具有菌株特异性和药物特异性。亚抑菌浓度可改变细菌的致病性并影响临床感染的治疗结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综述亚抑菌浓度的抗菌药物对细菌耐药和细菌致病性的影响,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2018, 42(6): 425-432.
摘要:
抗生素是20世纪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抗生素的存在大大降低了由常规手术带来的术后感染的威胁。然而,抗生素的滥用和乱用,使得耐药菌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由此造成的复杂性、难治型细菌感染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此,临床迫切需要新型抗耐药菌抗生素来应对这一难题。简要概述了 唑烷酮类、四环素、糖肽类等近几年在研的几类抗耐药菌抗生素结构及研究进展情况,以期为后续研发提供参考。
抗生素是20世纪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抗生素的存在大大降低了由常规手术带来的术后感染的威胁。然而,抗生素的滥用和乱用,使得耐药菌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由此造成的复杂性、难治型细菌感染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此,临床迫切需要新型抗耐药菌抗生素来应对这一难题。简要概述了
2018, 42(6): 435-438.
摘要:
生物药是当今世界医药产业发展的重点。近年来,江苏省生物药研发方兴未艾,生物药注册申报数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具有知识产权的创新药占1/3以上。治疗用生物制品涉及单克隆抗体、大分子蛋白、细胞治疗产品,抗体类药物研发主要集中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及其配体、肿瘤坏死因子-α、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靶点。目前,申报的各生物类别品种仍处于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阶段,预计3年后将进入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期,需要政、产、学、研各方协同加大技术和资金投入,形成追赶国际生物药制造先进水平的实力。
生物药是当今世界医药产业发展的重点。近年来,江苏省生物药研发方兴未艾,生物药注册申报数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具有知识产权的创新药占1/3以上。治疗用生物制品涉及单克隆抗体、大分子蛋白、细胞治疗产品,抗体类药物研发主要集中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及其配体、肿瘤坏死因子-α、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靶点。目前,申报的各生物类别品种仍处于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阶段,预计3年后将进入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期,需要政、产、学、研各方协同加大技术和资金投入,形成追赶国际生物药制造先进水平的实力。
2018, 42(6): 439-449.
摘要:
伴随监管政策法规的日趋成熟以及各利益相关方对生物类似药与改良创新生物药的逐渐接受,对生物类似药与改良创新生物药这2类生物药的产业态势有一个清晰全面的了解,有助于生物制药企业制定合理的投资合作发展战略,从而促进其生物药研发和参与区域或全球市场竞争。在对生物类似药与改良创新生物药作清晰定义后,从主要国家或区域市场的研发进展、竞争格局、优劣势以及风险与价值等角度对生物类似药与改良创新生物药的产业态势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相关机构在生物制药行业开展研发、合作、投资、市场活动的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提供基于竞争情报的决策支持。
伴随监管政策法规的日趋成熟以及各利益相关方对生物类似药与改良创新生物药的逐渐接受,对生物类似药与改良创新生物药这2类生物药的产业态势有一个清晰全面的了解,有助于生物制药企业制定合理的投资合作发展战略,从而促进其生物药研发和参与区域或全球市场竞争。在对生物类似药与改良创新生物药作清晰定义后,从主要国家或区域市场的研发进展、竞争格局、优劣势以及风险与价值等角度对生物类似药与改良创新生物药的产业态势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相关机构在生物制药行业开展研发、合作、投资、市场活动的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提供基于竞争情报的决策支持。
2018, 42(6): 450-458.
摘要:
生物催化剂具有高度的化学、区域、异构体和对映体选择性,在手性产物获取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传统生物催化剂多为陆生微生物来源的酶或者细胞。由于海洋微生物处于高盐度、高压生长环境,其对高盐、有机溶剂、高压等极端条件的耐受性强,比陆生微生物更适宜作为生物催化剂,越来越多的海洋生物催化剂被成功开发。综述近年来的海洋生物催化剂研究进展。
生物催化剂具有高度的化学、区域、异构体和对映体选择性,在手性产物获取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传统生物催化剂多为陆生微生物来源的酶或者细胞。由于海洋微生物处于高盐度、高压生长环境,其对高盐、有机溶剂、高压等极端条件的耐受性强,比陆生微生物更适宜作为生物催化剂,越来越多的海洋生物催化剂被成功开发。综述近年来的海洋生物催化剂研究进展。
2018, 42(6): 459-465.
摘要:
藤苦参为萝藦科植物,其主要成分为强心苷类化合物。藤苦参的抗肿瘤作用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综述藤苦参中分离出的强心苷的化学结构、抗肿瘤活性、构效关系及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藤苦参抗肿瘤药效成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藤苦参为萝藦科植物,其主要成分为强心苷类化合物。藤苦参的抗肿瘤作用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综述藤苦参中分离出的强心苷的化学结构、抗肿瘤活性、构效关系及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藤苦参抗肿瘤药效成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2018, 42(6): 466-477.
摘要:
2017年全球首次获批或上市的新药和生物制剂共113种,包括首次上市的52种新药和生物制剂,其中有7种为首创药物(first-in-class),即该药物具有全新作用机制并在全球首次获批并上市;36种产品线拓展产品(即新适应证、新联合用药和新制剂等);以及2017年首次获批、但2017年12月31日前尚未上市的25种产品。美国是全球新药研发最活跃的市场,肿瘤是最为活跃的治疗领域。在制药和生物技术领域年度报告的第一部分中,将深入报道这些新药和生物制剂的相关信息。
2017年全球首次获批或上市的新药和生物制剂共113种,包括首次上市的52种新药和生物制剂,其中有7种为首创药物(first-in-class),即该药物具有全新作用机制并在全球首次获批并上市;36种产品线拓展产品(即新适应证、新联合用药和新制剂等);以及2017年首次获批、但2017年12月31日前尚未上市的25种产品。美国是全球新药研发最活跃的市场,肿瘤是最为活跃的治疗领域。在制药和生物技术领域年度报告的第一部分中,将深入报道这些新药和生物制剂的相关信息。
2018, 42(6): 478-480.
摘要:
2018年5月,美国、欧盟和日本共批准27个新药,包括新分子实体、新有效成分、新生物制品、新增适应证及新剂型药物。对全球首次获得批准的新分子实体、新有效成分、新生物制品进行分析,重点介绍这些药物的临床研究结果和研发历史进程。
2018年5月,美国、欧盟和日本共批准27个新药,包括新分子实体、新有效成分、新生物制品、新增适应证及新剂型药物。对全球首次获得批准的新分子实体、新有效成分、新生物制品进行分析,重点介绍这些药物的临床研究结果和研发历史进程。
下载排行
more >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